Category Archives: ESG動態 | ESG Insights
ESG is the abbreviation of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and its connotation is wide-ranging. It includes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pollution in the environmental category,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labor standards and safe working environment in the social category, product responsibility and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s well as corporate governance, executive compensation, and ESG affairs governance in the governance category.
謝展寰視察地區控蚊工作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日到黃大仙鳳德邨及附近一帶視察加強預防基孔肯雅熱的工作。謝展寰表示,在現有強化措施的基礎上,當局會全力加強控蚊,又呼籲市民配合政府相關工作。 食物環境衞生署人員向謝展寰匯報,表示已派員巡查首宗基孔肯雅熱本地個案患者的住所附近一帶,發現有屋苑有蚊子滋生和積水情況,已按法例向相關物業管理公司提出檢控和發出法定通知書,要求公司負責人做好清除蚊子滋生地的工作。食環署也發現附近地盤有蚊子滋生和積水,已向地盤承辦商提出檢控和發出法定通知書。 此外,食環署巡視附近學校、長者院舍和幼兒設施,並在學校設置新型捕蚊器,加強防控蚊患。 謝展寰呼籲市民支持和配合政府工作,若出現發燒、皮疹或關節痛症狀,應盡快求醫和聯絡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要有效防蚊滅蚊,市民應檢視家居及附近環境,徹底清除積水,避免蚊子滋生。
Oct
跨部門防控基孔肯雅熱
截至昨日,本港今年累計錄得47宗基孔肯雅熱個案,包括昨日錄得的首宗本地個案。因應本地個案,環境及生態局召開政府跨部門防治蟲鼠督導委員會特別會議,敦促相關部門在其所屬範疇內加強防蚊滅蚊。 會議由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黃淑嫻主持,委員聽取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食物環境衞生署、民政事務總署、房屋署等匯報,並商討進一步措施,以防基孔肯雅熱在本地扎根。 針對首宗本地個案,防護中心會連同政府多個部門和相關機構採取跟進防控措施,包括為個案的家居接觸者或共同暴露於感染源頭的人士提供醫學監察及健康建議,若他們出現病徵,便會安排化驗檢測。此外,防護中心進行問卷調查、在鳳德商場2樓設置醫護站為有症狀的居民作評估、設立查詢熱線2125 2373,以及開辦網上和實體教育講座。 防護中心已連同食環署實地視察患者家居一帶,進行病媒調查和滅蚊,以減低本地傳播的風險,另向醫生、醫院、學校和院舍發信,講解基孔肯雅熱的最新情況,提醒他們提高警覺。 另外,食環署在會議上向委員會匯報蚊患情況,以及署方針對基孔肯雅熱本地個案的跟進行動,包括在相關地點附近250米範圍內樹木茂密的地點進行密集式霧化處理工作,以殺滅成蚊;巡查上述地點、清理積水、施放殺蟲劑;以及加強宣傳教育。該署也採取多項防控蚊患措施,例如在各分區召開跨部門地區滅蚊專責小組特別會議,協調前線部門和各持份者加強滅蚊。 重陽節期間,食環署會加強轄下公眾墳場及骨灰安置所的潔淨及防治蚊患工作,並呼籲市民合作,掃墓後清除積水及清理垃圾,避免蚊蟲滋生。署方已通知私人墳場負責人,促請他們採取防蚊措施。 食環署會抽樣視察,將值得關注的情況向高層匯報,務求令蚊患獲適切處理。
Oct
國家代表團來港交流漁業發展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日陪同由國家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治禮率領的代表團參觀魚類統營處的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了解香港漁產品的生產和批銷情況,並討論兩地漁農業發展。 謝展寰歡迎國家代表團到訪時表示,特區政府十分重視本地漁農業,並會配合國家發展方向促進漁農業可持續發展。當局會繼續推動《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下的措施,協助漁農民轉型至現代化和可持續作業模式,期望吸引更多年輕人投身業界,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布局,長遠提升本地漁農產品的質、量和產值。 代表團在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調研漁獲上岸和銷售情況,了解魚統處為漁業提供的服務涵蓋冰鮮海魚批銷、活海鮮批發、潔淨海水供應,以及本地漁產品推廣;所得盈餘都用於支援本地漁業發展。代表團並與本地漁民代表會面和品嘗本地具特色的加工漁產品。
Oct
菜統處電腦系統遭入侵
蔬菜統營處今日公布,周一發現有惡意勒索軟件入侵長沙灣蔬菜批發市場閘口及出納會計系統。系統內載約7,000名市場用家資料,菜統處正調查事件,評估是否涉及個人資料外洩,並會盡快通知受影響人士。 菜統處表示,現時市場大致維持正常運作,部分工作包括單據、貨款的發放改由人手處理;已委托外判承辦商,盡快修復系統並協助調查工作。 菜統處發現事件後,立即中斷網絡系統運作,以及相關電腦伺服器的對外連接,阻止黑客進一步入侵,並向警方報案、通知香港網絡安全事故協調中心,以及向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通報事件。 此外,菜統處會全面檢視這次事件,進一步加強資訊和網絡保護措施,以防止同類事件再次發生。 查詢可致電2710 0964或2710 0931。
Oct
大閘蟹內地直運香港 安排暢順
環境及生態局欣悉今年蟹季有大閘蟹直接從內地進口至香港,首兩批共300公斤、來自江蘇省的大閘蟹已直接從內地運抵本港。 特區政府與國家海關總署一直就內地大閘蟹供港安排保持溝通,特區政府衷心感謝中央政府提供協助,讓進口安排更為暢順。 局方指出,內地大閘蟹直接供港有助縮短運輸時間,降低業界的營運成本,並為市民提供更多選擇。
Oct
天文台發中秋賞月錦囊
下月6日是中秋節,天文台表示,雖然滿月在中秋節翌日出現,但若天氣情況許可,巿民仍可於中秋節前後的晚上觀賞到又大又圓的月亮。 星期日中秋節前夕,月出時間為下午4時50分,晚上10時54分月上中天,翌晨5時03分月落。 中秋節的月出時間為下午5時27分,晚上11時43分月上中天,翌晨6時05分月落。 滿月會在本月7日中秋節翌日上午11時48分出現,月出時間為下午6時06分,翌晨零時34分月上中天,7時10分月落。 市民可參考天文台的九天天氣預報和天文觀測天氣資訊,以便安排賞月活動。
Sep
啟德綠色運輸系統財務安排獲批
政府公布,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啟德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的財務安排,當局會公開招標甄選專營公司,引入技術中立且標準化的全新規管框架,並應用簡化的建築物管制程序。啟德項目合約預計明年批出,2031年通車。 政府表示,為加快項目推展、提高成本效益,以及善用私人市場的專業知識和財政能力,因此採取數項創新措施。首先,透過公開招標方式甄選專營公司負責融資、設計、建造、營運和維修新系統,以鼓勵本地、內地和海外新投資者及營運商參與,加強競爭,為公共交通服務帶來創新思維。 政府又指,新系統項目預期營運成本較重型鐵路低而能達致收支平衡或有盈利,但其預期營運利潤一般不足以涵蓋前期建設等大量資本投入,因此建議以公共運輸導向發展模式提供財務資助。透過授予項目專營公司系統沿線用地的物業發展權進行全盤規劃及發展,可釋放有關用地發展潛力,使物業發展與運輸項目能產生協同效應,提升商機。 另外,政府會透過立法引入一套技術中立、通用且標準化的全新規管框架,為授予和監管各個新集體運輸系統的專營權提供法定基礎,預期能縮短引進新系統的籌備時間。當局的目標是明年內向立法會提交法案。 政府也會應用簡化的建築物管制程序和設立一站式專責跨部門平台,讓項目的專營公司與相關部門在項目推展初期已共同商議設計、建造和營運事宜,減省專營公司向不同部門尋求意見和批准所需的時間,加快整個審批流程。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以私人協約方式及象徵式地價向透過公開招標甄選的專營公司批出啟德第4B區5號、第4C區4號、第4C區5號用地的物業發展權為啟德項目提供財務資助。政府短期內會就啟德項目公開招標,投標者須在標書的財務建議書建議一筆向政府支付的固定金額,以換取系統專營權及該些用地的物業發展權。 政府表示,會繼續發揮敢於破局的決心,果斷透過政策及科技雙創新,為香港首次引入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 此外,當局擬透過類似啟德項目的方式推展東九龍、洪水橋/厦村和元朗南新發展區的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項目,目標在明年就這兩個項目的專營權招標。
Sep
亞太經合組織氫能運輸研討會舉行
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能源工作組氫能陸路運輸研討會今日在香港舉行,超過40名來自十個亞太經合組織成員經濟體的專家和代表匯聚,探討綠色和低碳氫能在陸路運輸領域應用的策略,並分享經驗和交流技術見解。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以視像方式致歡迎辭時強調,氣候變化是當今最嚴峻的挑戰之一,而香港會根據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提出的淨零發電、節能綠建、綠色運輸、全民減廢四大減碳策略,致力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 他指,氫能是電動車以外,另一個可行的綠色運輸方案,在重型和長途運輸應用方面更具發展潛力。政府已制定香港氫能發展策略,穩慎有序營造有利本地氫能發展的環境,並成立氫能源跨部門工作小組,制定氫能應用的暫行標準,以及支持氫燃料電池巴士、洗街車、跨境運輸車輛等試驗項目,為啟動本地氫能應用拆牆鬆綁。 他又提到,香港具備成為氫能技術、綠色融資和專業服務樞紐的優勢,並重申香港支持亞太經合組織推動清潔能源轉型與可持續發展的共同願景。
Sep
低碳洗街 駕氫就熟
面對氣候變化的挑戰,全球正努力加速能源轉型。其中,氫能具有高能效、低污染的特點,可用作燃料,被視為具發展潛力的低碳能源。 政府積極推進氫能產業發展,三輛由食物環境衞生署使用的氫燃料電池洗街車與元朗凹頭公眾加氫站早前已獲得營運許可,6月正式投入服務。 氫電互補潛力大 洗街車外表看起來和一般洗街車分別不大,車輛可經加氫口注入壓縮氫氣,儲存在車上六個氫氣瓶,每次加氣只需約15分鐘。 洗街車行駛期間,氫氣瓶中的氫氣會進入氫燃料電池,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化學反應,產生電力。 機電工程署的工程師李兆凝指出,這些電力不僅供應給電動馬達驅動洗街車,還可為動力電池充電。 她表示,傳統燃油洗街車在運行過程中會有廢氣排出,但氫燃料車輛唯一的排放物就是水。與純電動車相比,氫燃料電池車所需的電池數量和體積均較少,將來處理電動車退役電池的需要也相應降低。因此,氫能在重型車輛中具有更廣泛的應用潛力。 她又說:「除了使用氫氣,洗街車也可經充電口直接為動力電池充電,所以這款車可以氫、電互補,充分發揮新能源車的優勢。」 安全加氫嚴守規 [...]
Sep
能源效益標籤新級別標準全面實施
機電工程署宣布,強制性能源效益標籤計劃下有關冷凍器具、洗衣機和儲水式電熱水器的新能源效益級別標準本月30日起全面實施,以鼓勵供應商引進更高效能的型號,方便消費者選購更節能的產品。 當日起,在本港供應的冷凍器具、洗衣機和儲水式電熱水器均須貼上「U3」開頭、按新能源效益級別標準評級發出的能源標籤。 機電工程署估計,新能源效益級別標準推行後,每年可額外節省約2.7億度電,相當於每年減少約18.9萬公噸碳排放。 政府去年修訂《產品能源標籤實務守則》,提升上述三類產品的能源效益級別標準約30%,並設有15個月的過渡期至本月29日。
Se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