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February 2025
宣講會介紹服務貿易協議開放措施
特區政府和國家商務部今日合辦關於修訂《〈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服務貿易協議》的協議二宣講會,向香港工商界介紹修訂協議二的開放措施和落實安排。 特區政府感謝中央政府對特區的支持,國家商務部和各有關部委和單位積極回應特區政府就進一步擴大內地對香港服務貿易開放的建議和意見,去年10月9日簽署修訂協議二,讓更多香港企業和專業人才能以更優惠的待遇進入內地市場。 超過20個中央部委和特區政府政策局和部門的代表在會上介紹修訂協議二的內容和落實安排,以及申請優惠措施的條件和程序,並即場解答業界的提問。本地及外國商會、駐港領事館、主要貿易組織、專業界別代表等合共逾350人出席。 修訂協議二下月1日實施,在多個香港特別具有優勢的服務領域增添開放措施,進一步便利香港服務提供者和專業人士在內地設立企業和發展業務,同時為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和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Feb
林建岳任旅發局主席
政府公布,委任林建岳接替彭耀佳出任旅遊發展局主席,任期由今年4月1日至2028年3月31日。另外委任林健鋒、黃敏華、彭韻僖為旅發局新成員,任期由今年4月1日至2027年3月31日。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表示,林建岳曾擔任旅發局主席,推動香港旅遊發展經驗非常豐富。他具備多元商業管理和公共服務經驗,高瞻遠矚,是帶領該局和整個香港旅遊業更上一層樓的最佳人選。旅發局在他領導下,將進一步向全球推廣香港,展現香港的魅力,令訪港旅客樂而忘返。她又歡迎三名新成員加入旅發局。 羅淑佩感謝彭耀佳對旅發局所作貢獻,指他憑藉遠見卓識、豐富的營商和管理經驗,以及廣泛商業網絡,領導該局成功應對疫情期間的嚴峻挑戰,並積極推動香港旅遊業復蘇。羅淑佩並感謝即將卸任的成員林顥伊的貢獻。 旅發局成員由政務司司長在行政長官授權下,根據《香港旅遊發展局條例》第9條委任。
Feb
馬時亨任貿發局主席
政府公布,委任馬時亨接替林建岳為貿易發展局主席,任期由今年6月1日至2027年5月31日。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說,馬時亨具備極豐富公共服務和營商經驗,定能勝任貿發局主席一職。他有信心馬時亨將帶領貿發局全力協助企業應對多變環球貿易格局帶來的挑戰,積極拓展新市場和商機,進一步推進香港作為國際貿易中心的發展。 丘應樺感謝卸任主席林建岳在任內貢獻良多;在林建岳帶領下,貿發局成功推廣香港作為雙向環球投資和商業樞紐,並協助企業把握國家雙循環發展策略帶來的龐大機遇,進一步開拓內地和海外商機,其中以在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倡議下的新興市場的推廣工作尤為出色。
Feb
失業率維持3.1%
政府統計處公布,去年11月至今年1月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為3.1%,與去年10月至12月相同;就業不足率同樣維持1.1%。 期內總就業人數為3,716,600,較去年10月至12月減約2,300人;總勞動人口為3,826,700人,較去年10月至12月減約5,700人。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儘管全球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將繼續為一些企業帶來挑戰,勞工市場短期內應大致維持穩定。
Feb
人才清單涵蓋專業增至60項
政府更新人才清單,新增九項專業,以配合經濟高增值和多元化發展。新的人才清單下月1日生效,共涵蓋60項本地人才短缺的專業。符合相關專業資格的外來人才在申請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一般就業政策或輸入內地人才計劃時可獲得入境便利。 人才清單新增的專業來自金融服務、創新科技、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以及航空及航運領域。 新增的九項專業包括會計業專才、伊斯蘭金融專才、資深大宗商品交易專才、資深系統架構師、專利專業人員、法律知識工程師、驗船師、綠色航運專業人士和飛機維修工程師。 政府表示,檢討人才清單時,已考慮本地就業市場是否難以覓得有關專業的人才,以及是否無法通過本地培訓適時培育所需人才。 僱主如在一般就業政策、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下申請輸入人才而所涉職位屬清單表列的專業,無須證明本地招聘困難即可直接提出申請。而符合清單要求的優才計劃申請人經評核後,可在計劃下的綜合計分制獲優先考慮。 有意提交入境計劃申請的人士可於入境事務處的電子申請平台提交申請。
Feb
最低工資將調升至每小時42.1元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接納最低工資委員會建議,將法定最低工資水平由現行每小時40元調升至42.1元,增幅5.25%。政府周五刊憲,下周三提交立法會,如獲通過,5月1日實施經修訂的最低工資水平。 委員會這次檢討法定最低工資水平時,採用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去年4月30日通過的方程式,計算法定最低工資的建議水平。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委員會深入討論和擬定採用方程式的執行方案,並檢視方程式內各項指標的最新數據和評估相關影響。委員會的建議符合法定最低工資的政策目標,在防止工資過低與盡量減少低薪職位流失之間取得適當平衡,並顧及維持香港的經濟發展和競爭力。 去年施政報告宣布,政府會落實法定最低工資一年一檢的新檢討機制,預期首個按新機制得出的法定最低工資水平明年5月1日生效。
Feb
善用市場資源 加速經濟發展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未來幾年,北部都會區相關工程陸續上馬,加上其他重要的民生基建工程,政府的工程開支將進入高峰期。政府會更靈活善用市場資源,例如推動更多公私營合作、試行片區開發,也會透過發行政府債券融資,確保北都的發展進度不受公共財政狀況制約。 他指出,發債支持基建工程是國際慣常和普遍做法。香港有條件、也有能力適度增加發債,靈活運用市場力量。環顧一些先進經濟體,其政府債務相對生產總值的比率均超過100%,香港現時相關比率僅約9.3%,屬於穩健水平。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月16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創新科技的發展正處變革時代,過去的「互聯網+」帶來經濟的顛覆性發展,造就了今天各項便捷出行和生活便利。當前「人工智能+」的前沿技術,正逐步廣泛應用,未來更智慧操作的產品和服務讓人期待。 為了讓科技成為驅動經濟發展的核心力量,我們既要推動科研成果轉化應用,更要支持企業群聚協作,構建更蓬勃的產業生態圈,加速對新產品和新服務的探索、加速技術迭代和新質生產力的培育。 提速發展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把握科技變革機遇的關鍵。它是香港經濟發展新引擎的載體,為「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新興產業及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廣闊發展場地,並透過構建完善的創科生態圈,結合粤港澳大灣區高端製造業和市場規模的優勢,推動灣區聯動發展。 北部都會區的發展面積達3,000公頃,由西至東規劃為四大區域,其中之一是創新科技地帶,覆蓋了河套香港園區和新田科技城兩大重鎮,它們各有分工。 河套香港園區面積87公頃,具備一區兩園優勢,與對岸河套深圳園區協作發展,成為推動港深兩地創科研究轉化與發展的試驗田。首三座大樓已陸續落成,預計今年內開始營運,其餘五座亦正全速推進。我們亦正爭取在區內落實創新要素跨境便捷流動安排。 [...]
Feb
一帶一路跨專業論壇助拓新機遇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轄下「一帶一路」辦公室今日舉辦 「一帶一路」跨專業論壇,藉此推廣香港的專業服務業,深化業界與「一帶一路」國家及內地商界的合作,並提供平台讓三方企業交流跨國供應鏈管理和建設等不同領域的合作項目。 論壇吸引逾250名來自本港、內地和「一帶一路」國家的商界人士出席。30多名來自三方的資深企業家和商界領袖在不同環節分享共建「一帶一路」的最新商機和市場策略,並展示數十項商業案例和潛在項目,涵蓋金融、建築工程、運輸物流、法律、綠色及創新科技等領域。 商經局局長丘應樺表示,面對地緣政治、環球供應鏈轉移等不明朗因素,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成為穩定環球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香港會繼續致力擔當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增強對世界各地企業的營商吸引力,以善用「一帶一路」帶來的機遇。 丘應樺指出,在2013年至2022年間,香港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直接投資存量激增至約1,200億美元,為原先的三倍。 他指,香港擁有世界一流的專業服務,他鼓勵內地和「一帶一路」國家的企業來港開設據點,更有效地開拓目標市場,又期望香港企業和專業服務積極與內地和「一帶一路」國家的企業共同發掘新商機。 「一帶一路」專員何力治形容論壇非常成功,他說,很多企業表示,通過香港的專業服務平台,可提升企業價值並減低風險。尤其香港與中東、東南亞國家聯盟有着緊密的合作關係,不少內地民企尋求聚焦、針對性進入東盟和中東市場,香港的平台和專業服務提供者正好支援他們「出海」的需求。
Feb
新一輪暑期實習計劃接受申請
政府今日宣布推出民青局企業內地與海外暑期實習計劃2025,為香港青年提供內地和海外暑期實習機會。參與計劃的大型企業增加至28間。 實習計劃旨在培育了解國家發展並具備國際視野的年輕人才,讓他們認識大型企業在世界不同地方的職場文化和建立香港以外的人脈網絡,把握國家發展機遇。 參與計劃的企業遍布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北京、上海、成都、杭州,以及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澳洲等海外國家。 實習崗位覆蓋金融服務、創科、物流、地產、建築、零售、酒店、娛樂、公用事業等行業。實習期為今年6月至9月。參與企業會承擔實習生的交通、住宿費用等主要開支,並委派專責人員提供培訓和支援。 申請人須為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全日制專上學生,或持有香港居民身份證的本地全日制專上學生。有興趣者可於下月10日或之前在網上一次過向最多三間企業遞交申請。
Feb
香港會計專業助力內地企業出海
深港金融合作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今日於深圳前海舉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撰文闡釋在會議上公布的香港會計師事務所名單如何助力內地企業開拓海外巿場。 名單涵蓋近60家熟知不同海外市場及相關會計和稅務法規的香港會計師事務所,企業可按發展需要,與具相關背景的事務所對接,加速實現海外拓展計劃。而香港會計專業也能發揮「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作用,積極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善用香港優勢,連通內地企業與國際巿場。 以下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2月13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第二次深港金融合作委員會會議今日於深圳前海舉行,探討兩地如何進一步加強在金融巿場、金融專業服務和人才的聯動聯通。其中,我在會上公布了一份香港會計師事務所的名單。香港會計專業素來以高水平見稱,名單上的會計師事務所均深具國際經驗,我期待透過這份由香港會計師公會整合的名單,便利內地企業在出海過程中夥拍最適切其需要的會計師事務所,為其保駕護航並加速開拓海外巿場。 隨着國家快速朝開放型經濟方向發展,內地企業出海步伐日益加快。企業拓展業務版圖至「一帶一路」國家及其他地區時,往往面對地緣政治、市場環境、當地法規、文化等多方面的不確定性,極需要各類專業服務的支持和引導。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同時獨具背靠祖國的優勢,我們的專業服務業既擁有豐富國際經驗和專業知識,同時亦對內地企業的發展需求和商業文化有充分了解,可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支援,助力企業實現全球化發展。 當中,會計服務是內地企業出海過程中的重要支援。以高水平見稱的香港會計專業無論在會計、核證或審計等各專業準則多年來已與國際全面趨同,去年末推出的香港可持續披露準則更是與國際準則全面銜接。常言會計是商業語言,而香港會計專業正正擅長國際通用的會計語言,可就企業籌資融資、業務開拓、稅務籌劃、風險管理、合規管理等多方面出謀獻策,在企業出海途上擔當護衞艦的角色。 為推動業界充分發揮專業所長,香港會計師公會早前了進行業界調查,整合出一份專門助力內地企業出海的香港會計師事務所名單PDF 檔案,涵蓋近60家熟知不同海外市場及相關會計和稅務法規的香港會計師事務所。有了這份名單,企業便可按發展需要,與具相關背景的事務所對接,加速實現海外拓展計劃。而香港會計專業亦能發揮「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作用,積極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善用香港的優勢,連通內地企業與國際巿場。 [...]
F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