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新形勢下香港必須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銳意改革,深謀發展,在鞏固提升傳統優勢的同時,也要以創科為經濟注入新動能。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必須不斷改革創新。當局過去幾年為資本市場不同環節進行改革,而在國家大力支持下,與內地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不斷深化且持續擴容。
此外,香港也在國家大力支持下,全力全速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陳茂波說,特區政府近年不斷增強對創科的系統性投入,香港的創科產業生態正在蓬勃發展。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1月17日在中總論壇2025—創新求變 共建未來的致辭全文:
蔡冠深會長(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余永定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感謝香港中華總商會邀請我再次出席一年一度的中總論壇。在一年之始,與各位工商界代表一起探討新一年環球經濟局勢及香港經濟前景,期待大家為香港經濟發展出謀獻策,一起創新求變、共建未來。
回顧2024年
過去一年,香港經濟穩中有進,在金融市場、招商引資、創新科技等多個方面均取得了一定進展。
香港經濟在去年首三季錄得2.6%的增長。就拉動經濟的三頭馬車而言:出口方面,整體貨物出口錄得6%的按年增長,服務輸出錄得4.3%的溫和升幅;整體投資開支上升2.7%;然而,受到訪港旅客和市民消費模式改變,以及港元匯率高企的影響,私人消費開支微跌0.6%。
訪港旅客超過4,400萬人次,近期「一簽多行」政策有效帶動更多內地旅客訪港。
2024年全年經濟增長預計為2.5%。
最新失業率為3.1%,通脹預計全年1.1%,維持低水平。
資產市場方面,隨着美國自9月中進入減息周期,樓價在第四季開始回穩,在10月至11月期間回升1%。
本港股市去年累計上升約18%。平均每日成交額按年顯著增加26%至1,320億元。新股上市亦見改善,去年新股上市集資額超過800億港元,排名全球第四。
招商引資方面,自2022年底成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以來,有約70家重點企業落戶,投資額超過420億元。去年,母公司在境外的駐港公司增加約10%至接近10,000間,是歷年新高,其中歐美和東南亞公司的數目大幅上升。同時,2024年香港的初創企業數目接近4,700間,同樣是歷史新高。上述數字都反映內地和海外企業和初創均對香港保持信心。
去年,本地公司總數超過146萬間,註冊非本地公司超過15,000家,同樣創歷史新高。有限合夥基金總數接近1,000個,開放式基金型公司超過470間,兩者數字都創歷史新高,亦較2023年大幅增加。
展望2025年
然而,香港經濟仍處於結構調整過程,加上全球政經環境複雜多變,特別是美國政府即將換屆,地緣政治將為內地和香港帶來更大不確定性。可以預期,2025年將是一個市場波動較大、挑戰與機遇並存的一年,機遇大於挑戰。上星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表初步報告,認為香港儘管面對多重挑戰,但經濟正穩步復蘇。基金組織認同香港的金融體系在穩健的制度框架、充足的政策緩衝空間,以及聯繫匯率制度暢順運作下仍然強韌。基金組織亦支持特區政府通過發掘新的增長點來支持高質量和可持續的經濟增長。
事實上,全球經濟前景也是面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去年10月預測今年環球經濟增長保持平緩,增長率約為3.2%,昨天世界銀行發表的最新預測數字亦一致。這個預測增長率遜於疫情前的平均水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更警告環球經濟前景面對越趨顯著的下行風險。
2024年也是多個主要經濟體中央銀行把貨幣政策從緊縮轉向正常化的一年。隨着其國內通脹水平從先前的高峰顯著回落,主要央行在去年相繼開始減息。當中,歐洲央行自去年6月開始,半年內減息四次共100個基點。美國聯儲局在9月啟動減息周期,至今減息三次合計100個基點。這些貨幣政策都對全球經濟增長有正面的影響。
然而,新一屆美國特朗普政府的經濟政策,可能為全球經濟帶來更大不確定性。倘若美國大幅加徵關稅,將干擾環球貿易和投資往來,並引發其他經濟體採取反制措施,貿易摩擦進一步加劇,造成一個更加割裂的全球貿易格局。
美國加徵關稅會增加進口商品的成本,再疊加新政府傾向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當地的通脹壓力將會增加,從而導致利率下調的步伐減慢。聯儲局在去年12月的議息會議紀錄亦顯示,與會者普遍認為通脹上行風險已經增加,或會放慢減息的步伐。最新的利率期貨顯示,市場普遍預測今年聯儲局將會減息兩次,幅度為50個基點,較去年明顯減少。這意味高息環境可能會維持一段較長時間,將影響資金流向,導致金融市場波動,並動搖對全球經濟前景的信心,影響增長的速度。
至於歐洲,歐元區的通脹已回落,為經濟增長提供了一定的穩定性,但投資持續疲弱繼續拖累經濟增長,而能源轉型和人口老齡化等結構性挑戰依然存在。
反觀亞洲,經濟表現顯得相對強勁。今早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內地經濟全年增長5%,達致官方年初設定的經濟增長目標。早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25年將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以促進內需,推動內地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市場對這些政策取向反應正面。
至於亞洲其他經濟體,受惠於全球對電子及科技產品的殷切需求,區內大部分經濟體去年的生產活動和出口均穩健增長。在貿易戰可能進一步升溫的預期下,全球企業紛紛調整生產鏈和供應鏈布局,亞洲區內的商品和服務貿易亦將因應調整,並升級轉型,驅動區內的經濟持續增長。
香港的新機遇
在上述外圍政經環境下,香港的機遇在哪裏呢?我們又應該怎樣掌握呢?我認為,這離不開用好我們在「一國兩制」下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發揮好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和功能。
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加速演進,在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抬頭這大背景下,國家正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以內外循環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戰略推動經濟持續穩健增長。在新形勢下,香港必須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銳意改革,深謀發展。就此,我們的工作可以概括為兩個基本點。
第一,鞏固提升傳統優勢。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到香港「三個中心、一個高地」的地位和功能,其中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航運中心的發展,一直受惠於國家的堅實支持,也有賴於香港得天獨厚的條件,以及政府和社會各界的不懈努力。在新時代新形勢下,我們必須勇於改革、敢於創新,為傳統優勢產業注入新動能、增添新內容、提升其競爭力。
以國際金融中心為例,必須不斷改革創新。過去幾年我們對資本市場不同環節作出改革,也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不斷深化與內地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並持續擴容。互聯互通的進一步提升,是既要繼續鞏固與香港關係密切的傳統市場,也要全力開拓具潛質的新市場和新資金來源。香港除了是連接內地與美歐等先進經濟體的橋樑,也是連通內地與全球南方國家的通道,包括中東、東南亞,乃至中亞國家。去年我們成功在沙特上市了兩隻追蹤香港股票指數的ETF,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又以國際貿易中心為例。在地緣政治和內地產能不斷提升下,內地企業紛紛出海拓展業務,深度參與國際產業分工和合作。香港可順勢成為跨國高增值供應鏈管理中心和貿易融資中心,從供應鏈管理、貿易融資到跨境結算,以至提供不同貨幣的投資和風險管理工具等,為這些出海企業提供所需的資金和專業及高增值服務支持。
第二,是以創科為經濟注入新動能、開闢新賽道。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香港全力全速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近年特區政府不斷增強對創科的系統性投入,香港的創科產業生態正蓬勃發展。
近年,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投資推廣署和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全力以赴,為香港在人工智能和數據科學、生命健康科技、金融科技、新能源和新材料等範疇構建蓬勃的生態圈,聚集相關的企業和人才。
特區政府亦正積極與大灣區兄弟城市合作,聯動發展。例如,與深圳市政府全力合作發展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在「一區兩園」內實踐「一國兩制」下的制度優勢,發揮港深強強聯手的協同效應。
結語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2025年,香港的挑戰與機遇並存,但機會始終大於挑戰。只要我們堅定信心、繼續改革創新,全力以赴,一定會迎來更好的未來。
最後,我祝願今天的論壇圓滿成功,在座各位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農曆新年將至,祝願大家在新的一年身體健康、生意興隆、風生水起。謝謝大家!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