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教育洞察 | Overseas Education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globalization, studying abroad has become a popular choice for more and more people. Studying abroad not only broadens people’s horizons but also enhances their abilities and competitiveness. In recent years, the wave of studying abroad has been constantly rising, and various countries have launched a series of study-abroad policies to attract mor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留學已經成為了越來越多人的選擇。留學不僅能夠拓寬人們的視野,也能夠增強自身的能力和競爭力。近年來,留學熱潮不斷高漲,各國也紛紛推出了一系列留學政策,以吸引更多的留學生。
職津入息及資產限額調整
政府調整在職家庭津貼計劃的入息和資產限額,新限額適用於本月至明年3月的申領月份。 入息限額方面,六人或以上住戶的職津入息限額將維持在2024至25年度的水平,五人住戶的職津入息限額調整至四人住戶的水平,其餘住戶類別的職津入息限額則會按機制調高。 此外,政府會按機制調高所有住戶類別的資產限額。 政府表示,根據既定機制和2024年的數據,六人或以上住戶的入息限額須收緊,而五人住戶的入息限額將低於四人住戶。然而,考慮到香港經濟仍面對挑戰,或會影響低收入住戶的入息水平,而且有需要盡量減低對職津住戶的負面影響,政府作出上述調整。 此外,若《2025年撥款條例草案》獲立法會通過,政府會按2025至26年度財政預算案的建議,向領取職津住戶發放一次性額外款項,預計最快可於條例草案獲立法會通過後一個月起發放。 職津計劃支援沒有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而收入較低的在職住戶,津貼額按住戶入息和工時按月審批,鼓勵多勞多得。合資格兒童也可獲發津貼。 計劃的申領期為遞交申請前的六個月,合資格住戶須就每個申領期提出申請。 查詢可致電24小時熱線2558 [...]
Mar
自行分配學位正取生下周一獲通知
教育局表示,參加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的小六學生若獲甄選為正取學生,其家長將於下星期一接獲有關中學通知,家長無須回覆學校是否接受有關自行分配學位。未獲通知為正取的學生可參加統一派位。 已使用「智方便」或「智方便+」登記成為中一派位電子平台用戶的家長,可於同日上午10時起經電子平台查閱自行分配學位正取學生通知。 若學生同時獲不參加派位的直接資助計劃中學錄取,而家長決定接受該學位,則無須理會自行分配學位正取學生的通知,其子女會按既定機制獲派該直資中學。 若家長放棄不參加派位的直資中學學位,便須於下月8日或之前通知有關中學,並取回《家長承諾書》和《小六學生資料表》的正本,方可保留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成功申請的學位。 教育局下月9日會發放統一派位選校資料,參加中一派位的小學會向其參加中一派位的小六學生派發相關文件。 未曾於中一派位電子平台遞交自行分配學位申請的家長會獲派發紙本選校表格;曾於該電子平台遞交自行分配學位申請的家長,需繼續使用電子平台遞交統一派位申請。 家長須將填妥的選校表格交回子女就讀的小學,以便學校於5月7日或以前送交教育局辦理。 2025年度中一派位結果7月8日公布。
Mar
綜合招聘考試明起接受報名
政府宣布,綜合招聘考試暫定6月7日舉行,明日至4月11日接受報名。有意應徵學位或專業程度公務員職位的人士必須透過公務員事務局網頁的網上申請系統報考。 由於政府已擴展投考學士學位學歷職位的資格至四年制學士學位課程的大學三年級學生,除持有大學學位、符合職位所需的專業資格者,將於2024至25學年或2025至26學年畢業的大學生也可報考此輪考試。 另外,公務員事務局即將推出數碼化《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測試(學位/專業程度職系),於常設試場舉行數碼化測試,考生可全年而不是在指定測試日期參加測試。因應數碼化測試的推出,6月起局方不再在香港舉行綜合招聘考試當日同時舉行此職系的紙本《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測試。推行數碼化測試詳情今年第二季公布。 綜合招聘考試申請詳情明日上載公務員事務局網頁。 查詢可致電2537 6429或以電郵聯絡公務員考試組。
Mar
香港明年辦亞太國際教育協會年會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今日在印度德里出席2025亞太國際教育協會年會暨展覽,從亞太國際教育協會主席Venky Shankararaman 手中接過會旗,正式宣布下屆年會暨展覽在香港舉行。 蔡若蓮在年會閉幕典禮上致辭時表示,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都會,匯聚全球聯通優勢、世界級基建設施和豐富文化,定可為所有參加年會的賓客帶來獨一無二的體驗。 她指,粵港澳大灣區是世界級創科樞紐,提供大量學術合作機會。她邀請海外夥伴明年來港出席年會,與香港以至世界各地的教育界代表建立教學和研究的協作關係。 亞太國際教育協會年會暨展覽是全亞太區最具規模的教育年會,明年的會議2月23日至27日舉行,由香港中文大學主辦,並獲其餘各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大學支持。 在今年的年會上,蔡若蓮以「留學香港」為題作演講,強調香港着力發展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是理想的升學目的地。她指,香港擁有五所名列世界百強的公帑資助大學,而整個城市充滿活力、重視生活質素和安全,在教學與研究均追求卓越成就。 蔡若蓮參觀在場的香港館,了解各教資會資助大學拓展國際網絡,招收不同地區學生來港升學和交流的宣傳推廣。此外,她到訪展覽場內其他攤位,與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代表交流專上教育發展和推廣情況。
Mar
蔡若蓮冰島出席教學專業高峰會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昨日率領香港校長和教育專家代表團出席在冰島雷克雅未克舉行的2025教學專業國際高峰會,與其他地區代表探討全球教育發展的新趨勢,並會晤南澳洲教育、培訓與技能部長Blair Boyer。 蔡若蓮在高峰會的幼稚園教育環節發言,指香港特區政府自2017至18學年起推行幼稚園教育計劃,提供易於負擔並切合學生多元需要的優質幼稚園教育。現時香港幼稚園約九成的半日制課程免費,而全日制課程學費維持在低水平。 幼稚園教育計劃也在多方面優化幼稚園教育,包括提升教師專業資歷、改善師生比例,以及支援教師的持續專業發展。 在與Blair Boyer會面期間,蔡若蓮與對方探討如何促進香港和澳洲的教育交流合作,包括介紹特區政府為推動香港高等教育界別達致高度國際化而推出的多項措施,以及就雙方共同關注的議題交換意見。 高峰會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際教育組織、冰島教育和兒童部,以及冰島教師工會合辦,本屆高峰會以「優質教育:繁榮與福祉的關鍵」為主題,邀請世界各地教育部長、教師領袖和教育專家,就如何推廣優質幼兒教育、為營造包容的學習環境提供全面支持,以及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體系交換意見。 另外,蔡若蓮3月24日出席高峰會的研討會,與其他地區代表探討人工智能應用於教育上的發展領域,同日與冰島教育和兒童部常任秘書長Erna Kristín Blöndal會面,討論加強香港和冰島教育合作和職業專才教育的最新發展。她也到訪當地小學,了解冰島的教育特色,以及禮節性拜會中國駐冰島大使何儒龍,介紹香港最新教育政策。 [...]
Mar
內地考察 啟迪智慧
教育局表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內地考察是全方位體驗式學習平台。局方近日已成立專責小組,進一步完善內地考察的各項安排,期望未來讓更多學生親身體驗國家的發展成就,提升國民身分認同。 以下是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3月25日在該局網上專欄「局中人語」發表的文章: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內地考察是一個全方位體驗式學習平台,配合公民科課程,讓學生親赴內地,感受國家發展的脈動。內地考察給予學生的不僅是參訪交流的活動,更是集考察前的討論研習、考察期間的探索體驗,以至考察後的反思成長於一體的完整學習歷程。我最近參與了公民科珠海創新科技內地考察,與寧波第二中學的師生共同體驗一次別具意義的學習之旅。 考察前的準備與研習:充分準備 奠定基礎 充足的事前準備是確保考察活動順利進行的必備條件。教師在出發前,會參考教育局提供的行程和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網上資源平台上的相關資料,掌握各參訪點的資訊,並配合公民科課程內容考慮行程細節。教師同時會指導學生研習與行程相關的背景資料,如珠海創新科技的現況和成就、內地鄉鎮發展的政策,以及國家在全球人工智能領域所處的地位。這些考察前的研習有助學生初步連繫行程內容與公民科課堂所學,思考實地考察的探索重點,帶着問題和好奇心展開學習旅程。師生們的預備工作,不但為考察活動的成功奠定堅實基礎,亦促進公民科內地考察成為深度的體驗學習。 考察期間的體驗與探索:親身體驗 認識國家 實地親身體驗是考察活動的核心。珠海行程的其中一個參訪點是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該校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重點大學,環境優美,綠樹成蔭,建築設計充滿學術氣息,被譽為「亞洲最美山谷校園」。當天,我與寧波第二中學的師生出席該校一場以人工智能為主題的講座,了解人工智能的技術發展及應用範疇。學生在講座後參與由內地專家設計的體驗式學習活動,進行與創新科研有關的各項實驗。相關的學習體驗激發學生的創意思維,同時提升他們對人工智能和創新科技的興趣。 [...]
Mar
蔡若蓮訪冰島印度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到冰島和印度訪問,推廣香港作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優勢。她明日將率領香港校長和教育專家代表團,出席在冰島雷克雅未克舉行的2025教學專業國際高峰會,周四轉往印度繼續行程。 在冰島期間,蔡若蓮會在2025教學專業國際高峰會上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教育部長探討全球教育發展的新趨勢,並到訪當地學校和會晤教育專家。 蔡若蓮周四轉往印度德里,率領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及教資會資助大學的代表出席2025亞太國際教育協會年會暨展覽,並以留學香港為題發表演說。 蔡若蓮周五結束行程返港。她離港期間,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署任局長。
Mar
困境非終站 勇敢求幫助
教育局以至社區多管齊下為有精神健康需要學生提供支援,除了單張、網上專頁、情緒健康電話熱線、網上支援平台等,在全港中學推行以學校為本的三層應急機制也延長實施至今年底,並優化有關安排,支援有高自殺風險的學生。 當局鼓勵學生當負面情緒來襲時,不妨向朋友、父母、師長、信任的人傾訴,主動尋求和接受他們的協助,以免跌入情緒困局。 以下是教育局副秘書長劉穎賢3月24日在該局網上專欄「局中人語」發表的文章: 生活中,我們常聽到「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漫長的人生中,我們總會遇到不快樂、不順利或與理想不符的事情。對於學生來說,父母爭執、測考失準、被朋輩取笑等事情都會帶來壓力和困擾,甚至令他們感到無助與絕望。國際和本港的研究均指出,青少年人患上焦慮和抑鬱的數字趨升,情況值得關注。 當不如意事情發生時,我們要留意自己的情緒。負面情緒來襲時,我們身體會出現不適徵狀,或會感到惆悵無助,甚至行為錯亂,常常想像最壞的情況會出現。這時候,我們需要冷靜,嘗試放鬆,轉移一下注意力,想想別的事情,不斷回想困擾的事件只會對自己造成大量的耗損。 要避免跌入情緒的困局,最重要的是不要把壓力藏在心裏,請記住,我們並非孤單一人,不妨向朋友、父母、師長、信任的人傾訴,主動尋求及接受他們的協助,正如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推出的「陪我講」(“Shall We Talk?”)計劃所說:「傾吓,好嗎?」。作為前線教師及教育工作者,我們需要具備相關的知識和技巧,以支援學生並即時回應他們的需要,同時,應積極營造一個接納與包容的環境,消除對求助行為的標籤化,從而鼓勵學生更放心、更願意主動尋求幫助。 為加強學生察覺負面情緒的能力及求助的意識,教育局製作了「負面情緒來襲,各種身心怪老是常出現?」和「停一停、諗一諗、有人可以幫到你」單張,並已上載於「校園 [...]
Mar
共創明Teen計劃第三期開展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在官邸與共創明Teen計劃第三屆合作夥伴委員會及約200名積極參與計劃的各界人士共聚,一同分享計劃推行以來取得的豐碩成果。 聚會上,有友師表示他們透過企業投放的資源,積極籌劃各種新穎的活動,鼓勵學員多元學習,開闊眼界。有友師則分享如何與較害羞和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員建立互信關係,引導他們建立正向人生觀。 陳國基說,第三期共創明Teen計劃取錄4,000名學員,友師與學員的配對工作經已完成,學員、家長、友師1月起陸續開始參加迎新活動和訓練課程。第三期計劃獲得約380家企業和機構支持,不但提名足夠數目的友師,更籌得約1,860萬元捐款,將提供多項團體活動、研學團、多元學習機會和實習計劃。 陳國基又指,除了延續第二期計劃的優化措施,新一期計劃也聚焦加強對友師的支援,並進一步推動共創明Teen校友會的青年領袖籌辦更多活動,促進學員發展自我,延續計劃的精神和成效。此外,新開發的共創明Teen流動應用程式配備團體活動報名、安排見面、提交學員個人發展計劃等功能,方便友師和學員互動。 共創明Teen計劃歷屆學員總人數突破10,000人。陳國基強調,各界的共同努力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關鍵。透過政、商、民合作的強大協同力量,共創明Teen計劃將繼續幫助更多基層青年擴闊眼界、加強自信、建立積極正向的人生觀。
Mar
青年大使計劃啟動
YDC青年大使計劃2025今日啟動,獲選的見習青年大使將透過培訓課程和體驗,關愛社區和發揮自身影響力,以行動構建關愛、共融、和諧的社會,說好香港故事。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致辭時表示,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特區政府致力為青年創造更多機會,助力他們綻放光彩、實現夢想。 她鼓勵見習青年大使深入了解民青局和青年發展委員會推動的青年發展工作,包括《青年發展藍圖》中各項與青年息息相關的措施,又期望青年大使計劃能為香港培育更多有承擔和理想的優秀青年。她寄語見習青年大使把握寶貴的機會擴闊視野,培養服務社會的心志,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國家和香港貢獻,一同說好香港故事。 YDC青年大使計劃是民青局與青發會合辦的重點青年人才發展計劃,旨在為香港發掘並培育更多有承擔、有理想、具潛力,熱衷服務社會、願意為國家和香港未來而奮鬥的青年人才,今年的主題為「構建關愛共融社會 青年說好香港故事」。
Mar